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
B.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
D.清晨,阳光穿过树林枝叶间的间隙形成“光柱” |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
![]() |
![]() |
![]() |
A.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 |
B. 实验室制取氨气 |
C.配制银氨溶液 |
D.实验室制乙烯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
B.节日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单质性质的体现 |
C.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同时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 |
D.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的A和0.8mol的B,反应初始4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时c(B)为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0.4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X |
Y |
Z |
实验现象 |
|
A |
苯酚浑浊液 |
NaOH溶液 |
盐酸 |
浑浊液变澄清,后又变浑浊 |
B |
FeCl3溶液 |
KSCN溶液 |
饱和KCl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后颜色加深 |
C |
KI溶液 |
足量氯水 |
乙醇 |
溶液变为黄色,后溶液分层,上层为紫红色,下层为无色 |
D |
Na2SO3溶液 |
Ba(NO3)2溶液 |
盐酸 |
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有大量气体生成 |
实验:① 向盛有1 mL 0.1 mol/L MgCl2溶液试管中加1 mL 0.2 mol/L NaOH溶液,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 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 FeCl3溶液,沉淀变为红褐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 (OH) 2(s)![]() |
B.滤液b中不含有Mg2+ |
C.②中颜色变化说明Mg (OH)2转化为Fe(OH)3 |
D.实验可以证明Fe(OH)3比Mg (OH)2更难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