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辽宁省大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后如图所示,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质种类
相同
体积V/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m/kg
5
10
15
20
25
30


(3)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4)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
(5)下列各探究问题中,与本探究问题最类似的是:              (只选择一个选项,将该选项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光的反射时,反射角下入射角的关系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用图1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该物质在 BC 段处于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 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比较图乙中 AB 段与 CD 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因是  

(2)小明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纸板上留有小孔的目的是  。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 FG 段会发现  (请写出一条)。

(3)小明用图3所示的烧瓶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再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某种电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ad 是闭合电路中的部分电路,电流表 A 的满偏电流(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是 0 . 1 A R 3 = 100 Ω

(1)①若通过 a 点电流是 0 . 6 A ,将单刀双掷开关 S 接到 b ,电流表 A 满偏。②若通过 a 点电流是 3 . 0 A ,将单刀双掷开关 S 接到 c ,电流表 A 满偏,可求出电阻 R 1 =    Ω ,电阻 R 2 =    Ω

(2)若电阻 R 1 R 2 中有一个损坏导致断路,在通过 a 点的电流不超过 0 . 1 A 的情况下,要找出损坏的电阻,应使单刀双掷开关 S 连接到  (选填“ b ”或“ c ) 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进行判断。

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用字母“ B ”表示)的大小来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用字母“ T ”表示),某种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若 R B R 0 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如图为某磁敏电阻的电阻比值 R B R 0 跟磁感应强度 B 关系的图像,现在要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 R B .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一节旧干电池,磁敏电阻 R B (无磁场时阻值 R 0 = 100 Ω ) ,两个开关 S 1 S 2 ,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可供再选择的以下器材:

A .电流表 A (量程: 0 0 . 6 A 0 3 V )

B .电压表 V (量程: 0 3 V 0 15 V )

C .定值电阻 R 1 (阻值: 1 . 5 )

D .定值电阻 R 2 (阻值: 80 Ω )

E .定值电阻 R 3 (阻值: 5 Ω )

(1)设计一个可以准确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磁敏电阻所处磁场磁感应强度 B 大小约为 1 . 0 1 . 2 T .请你从 A B C D E 五种实验器材中再选择两种器材,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选择的两种器材是  (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②选择电表的量程是  

③在答题卡方框中现有电路的基础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实验测量过程中不拆接电路)。

(2)若要准确测出该磁敏电阻所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 0 . 1 0 . 3 T 的阻值,在你设计测量的电路中,从 A B C D E 五种实验器材中再选择两种器材是  (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 2 min 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

加热时间 / min

0

2

4

6

8

温度 / ° C

煤油

20

22

24

26

28

20

21

22

23

24

(1)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下列选项的标号” )

A .控制变量法 B .理想实验 C .比值定义法 D .类比法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少的物质是  

图甲为测量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实验仪器如下:两节干电池、阻值约为 5 Ω 的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1)请根据电路图,将图乙中实物连接完整。

(2)如果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滑动时,加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在实物图中需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连在电路中,这两个端点是  (从 A B C D 中选取)。

(3)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电压 U / V

0.6

1.2

1.8

2.4

3.0

电流 I / A

0.12

0.22

1.8

0.50

0.60

第三组的电流数据有误,应为 0 . 36 A ,出现这一错误最可能的原因是:  

(4)表格中第1组和第5组数据分别是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时获得的。根据这两组数据可以求得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   Ω

(5)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再加一把刻度尺,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阻值与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的关系”。这种观点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