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1年3月,林肯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作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暴力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 1866—1900年,美国的耕地面积从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西部地区增加更为迅速。1866—1880年,美国小麦的播种面积从1500万英亩增加到3800万英亩。1900年,美国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美国成为向世界提供粮食的主要国家之一。全美农业总产值从1860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1900年的58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林肯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分)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分。略举1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回答2点)
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专题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材料二秦朝灵渠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⑴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在发展经济时已关注到什么问题?
⑵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农业发展。灵渠的兴修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⑶依据材料三找出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简要概括江南经济开发产生的影响。
⑷如果要了解更多的古代经济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达7000多公里。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三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与交流,把丝绸之路打造成中国名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重走丝绸之路”系列文化活动。今年进行第一季——中国和土耳其双边文化交流,该活动对中土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具有积极意义。
——2013年10月18日 人民网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的线路图。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谁?
⑵材料二中所说的罗马“只有上层社会才能穿上中国的锦衣绣服”,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什么样的状况?
⑶阅读材料三,说明举办“重走丝绸之路”系列文化活动的现实意义。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
⑵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依据材料二,写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的措施。
⑶在汉代,我国的疆域继续扩大。西汉哪一行政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⑷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顺应这一历史现象,北魏哪一统治者进行了改革?列举其改革措施。(2分,任意两点)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任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大意是:魏主在朝堂上接见大臣,下诏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要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北史》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后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魏主是指谁?
(2)材料反映了魏主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3)魏主的这项改革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主持上述两次改革的君主分别是谁?这两次改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问答题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 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冶铁等技术相继传到西方;西方的葡萄、芝麻、胡萝卜以及杂技、印度的佛教等纷纷传人中国。
请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观察“丝绸之路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3)你认为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商人会遇到哪些困难?
(4)根据材料二分析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5)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西汉时加强对新疆管辖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