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湖南常德)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
(2)请你举出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历史人物及其反抗侵略的主要事迹。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进行了一次探究性学习。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请你说出28年斗争中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重大成就。(3分)
(2)总结成就

在党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儿女,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勇于进取,创造了党的辉煌历史。上图人物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请分别用一句话评价他们,并指出其共同的优秀品质。
(3)展望来来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请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这是中国农村面貌即将迎来新一轮巨变的标志性事件。……国家信息中心学者徐宏源说,“这势必会对城乡统筹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宋振远、邹声文、张旭东《划时代的决定——写在废止农业税条例之日》
材料三在连续6年增产增收之后,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党和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在农村采取的什么土地政策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05年国家在农业方面又制定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党和政府制定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着眼点是什么?
(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始终重视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但在1958年我们却犯了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这是什么错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革命之前,欧洲工业生产的主要形态是手工工场。这是一种将劳动者集中并进行分工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的主体是人。手工工场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分工,例如大头针的生产就被分为10道独立工序,每道工序的操作都非常简单,以至完全可以用机器来完成,这样就为机器的出现奠定了技术条件。
材料二:这次革命不像政治革命那样轰轰烈烈,但它对社会的改造作用,在许多方面常常超过政治革命。
(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
(2)根据材料一,革命发生之后,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在这次革命中推动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材料三:英国人汤姆开汽车到伦敦邮政大厦,给美国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内容为:亲爱的妈妈,明天我将乘坐上午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回家,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4)请写出材料三中涉及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3分
材料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得到巨大飞跃。但是,对不同国家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美国和德国抓住机遇,发展迅速。英国和法国则相对落后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简要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6)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认识?

革命或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19世纪60年代,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东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潮流。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人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
(1)材料一出自美国哪一个文献?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三:法令规定,地主必须分给农民永久使用的宅园地和耕种份地。份地的大小由地主决定。在地主同意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土地。但在契约签订前,农民必须承担劳役和缴纳代役租。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
(2)材料二所叙述的情况与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有关?
(3)根据材料三,请说出法令针对土地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维护了谁的利益?
材料四:……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实现材料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美、俄、日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1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古今中外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步骤一探究古代国外政治建设

(1)图一、图二为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在推进民主进程方面的主要措施。
步骤二追寻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设
(2)下面为王楠梳理的近代英法美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部分成果表,请你帮助他完成。

名称
领导人物
宪法或法律性文件
政体形式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确立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民主法治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共和制


步骤三比较同时期的中外政治建设
嘉庆帝(1793—1820在位)宣称:“条陈在臣下,而允行则出朕旨”。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官吏“心存畏怯”,或“相率缄默”,或投皇帝所好,骇皇帝所恶。在清王朝的统治下,19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加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世界近代中期政治史》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此时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清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不同?
(4)综上所述,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一点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