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就此问题。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其中某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
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⑤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两处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 浓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 |
细胞数目(个/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小鼠发生癌变的原因及有关问题:
①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下列条件可称为致癌因子的是___________。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②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③已知一小鼠癌变前基因型为AABB,现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癌变后小鼠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血液循环模式图,A、B、C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结构是与它功能相适应的.心脏能够强有力的收缩,将血液送到全身,由此推断心脏壁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
(2)血液流经A结构后,血液中的 (填气体名称)含量增加.
(3)图中B结构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起 作用.
(4)C结构内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液体,说明C结构有功能.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和内部的 组成.
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请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1% NaCl溶液/mL |
1 |
|||
1% CuSO4溶液/mL |
1 |
|||
1% Na2SO4溶液/mL |
1 |
|||
蒸馏水/mL |
1 |
|||
pH 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 %碘溶液0.1 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1)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图可知,______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酶的活力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来表示。
(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 mol/L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酶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