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11分)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为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甚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遇到双缩脲试剂呈现________。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种,其中有________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
(4)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肽,合成时脱下________个水。
(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酶合成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先天性代谢差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患者毛发和肤色浅,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高,但酪氨酸的含量低,据图1分析,这是因为控制酶(填序号)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缘故。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损害大脑,而苯丙氨酸又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以患者必需采取(高/低/无)苯丙氨酸饮食。
(2)通过对苯丙酮尿症家族的,绘出图2。对图谱中(个体)的分析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Ⅵ~2理论上再生一个健康孩子的可能性是。通过对该家族发病率及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可知,会导致该病发病率大大提高

酵母菌菌种A能耐高温,但产酒精率较低,而菌种B不耐高温,产酒精率却较高。为获得耐高温、产酒精率高的酵母菌(目的菌种),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步骤①需要加入蜗牛酶,其作用是。步骤②需加入试剂诱导融合。
(2)将配制好的麦芽汁分装到若干个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每个装置中的麦芽汁应,再分别接种筛选出的融合子,密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并记录每个装置中,可初步判断融合子的发酵能力;进一步做条件下产酒精能力的测定,以获得所需的目的菌种。

下面是相关动物遗传的问题。
Ⅰ.小家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设为A、a)。某实验动物养殖场现有三个小家鼠养殖笼,每笼中均有正常尾和弯曲尾小家鼠,且正常尾和弯曲尾的性别情况不同:正常尾全为雌性、弯曲尾全为雄性;或正常尾全为雄性、弯曲尾全为雌性。各笼内雌雄小家鼠交配后产生的子代情况如下:
甲笼:雌雄小家鼠均为弯曲尾。乙笼:雌性小家鼠为弯曲尾,雄性小家鼠为正常尾。
丙笼:雌雄小家鼠均为一半数量的个体为弯曲尾,另一半为正常尾。请回答:
(1)甲、乙、丙三个养殖笼中,亲代正常尾小家鼠的性别依次分别是
(2)丙笼中亲代小家鼠的基因型是
Ⅱ.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
①aayy×AAYY ②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3)如果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为雄性3/8黄色棒状、1/8黄色正常、3/8白色棒状、1/8白色正常;雌性3/4白色棒状、1/4白色正常。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标明亲本的雌雄)
(4)现在足够多的直毛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合卷毛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
(5)如果该动物的某基因结构中一对脱氧核苷酸发生改变,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并未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是①,②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们通常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 。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
(2)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3)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原因是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5)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 。(增加、减少)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除了要在重组DNA中插入目的基因外,还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目的基因采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的切点,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未端的过程示意图。
(4)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___。目的基因能在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5)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了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
(6)培养②、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述转基因番茄会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