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C.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经济指导方针需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B.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广大人民群众具有不可限量的创造性 D.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有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④使我国经济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看到这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杜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
B.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