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 A.⑥或⑦ | B.②或⑥ |
| C.④或⑧ | D.③或④ |
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 A.③或④ | B.②或⑧ |
| C.③或⑦ | D.⑥或⑦ |
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
|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
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回答问题。
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A.①图中 | B.②图中 | C.③图中 | D.④图中 |
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 A.朝鲜 | B.韩国 | C.俄罗斯 | D.蒙古 |
谚语、对联和诗歌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这是河套平原的真实写照。河套平原成为米粮川的主要原因是()
| A.引黄灌溉 | B.土地肥沃 | C.降水丰富 | D.光照充足 |
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四川、福建 | B.河北、河南 | C.北京、河南 | D.山西、安徽 |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单位:℃)。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东部地区等值线数值的变化大致是()
| A.自北向南递减 | B.自南向北递减 |
| C.自高纬向低纬递减 | D.自西向东递减 |
图中①处数值比周围低,主要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地处盆地 |
| C.地势高 | D.云量大 |
图中4500℃这条等值线的东段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
|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
|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
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 A.200千米 | B.700千米 |
| C.400千米 | D.1400千米 |
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50千米 | B.100千米 |
| C.300千米 | D.500千米 |
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玉米、大豆、甜菜 | B.冬小麦、玉米、水稻 |
| C.棉花、春小麦、大豆 | D.油菜、茶叶、春小麦 |
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问题。
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 B.海陆分布 |
| C.地势高低 | D.大气环流 |
图中108°E,30°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 C.热带季风气候 | D.高山高寒气候 |
关于该图南部地区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原,风蚀风积地貌显著 |
| B.千沟万壑 |
| C.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
| D.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