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引自《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车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追本溯源……中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派别的言论?为此他们进行的一场运动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他属于材料一中的哪一幅图所对应的运动?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4)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5)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哪?
(6)结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1)材料一中“军人”指的是?此事件中签订的条约是?
材料二: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以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划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梁为楫、郑则民主编《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
(2)请说出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分)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2分)
材料三:“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庚子西狩丛谈》
(3)材料中的“乱民”是指?“外国连衡而入京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何时?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
(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请你举出三位国民党的爱国抗日将领和他们的抗日事迹(教材以外亦可)。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某校准备举办一次“纪念长征”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请结合上图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三件大事。
(2)长征期间举行的一次重大会议是什么?它有何历史意义?
(3)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中国近代化探索开端是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无尽的黑暗”、“闪电”、“迎来曙光”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据材料一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变化?
(5)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