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我们前不久做的两个实验:
A.如图甲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      ,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      .依据      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
B.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

(1)采用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     
(2)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3)图丙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4)该物体的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有何特点?     
(5)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放大/缩小/等大)的 (实像/虚像)。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将 (变大/变小/不变).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观察纸板B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cm,像的大小比物体 .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情形如图所示,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
(2)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 ___。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 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0C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左图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特点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0C,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