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__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__。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
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抗绿脓杆菌的药物。研究人员为确定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上述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做了如下研究。
(1)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通常要含有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调节pH至7,灭菌处理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
(2)挑取上述单菌落在培养液中培养,适当稀释后用__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表面。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同大小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含头孢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推测__________。含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美罗培南的小,且比阿培南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推测此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烧伤后绿脓杆菌化脓的患者最适宜选用的抗生素是__________。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不能都采用样方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有利于__________。
(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
(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_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1)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通过浆细胞分泌__________发挥免疫效应。
(2)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__________,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__________。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__________。
(3)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
|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
- |
+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
- |
+ |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注射MPTP可使正常小鼠产生了__________,由此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__________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
a.花粉过敏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先天性免疫缺陷 d.艾滋病
(5)由上述结果分析,帕金森病与__________调节有关。
油菜的株高由等位基因G和g决定,GG为高秆,Gg为中秆,gg为矮秆。另一种植物的B基因与G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果,并且株高与这两个基因的数量正相关。下图是培育转基因油菜的操作流程。
(1)步骤①需要用__________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将农杆菌在含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出成功导入B基因的农杆菌。获得的农杆菌能够侵染油菜细胞并将插入了B基因的__________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上,获得转基因油菜。
(2)若B基因成功转入矮秆油菜并表达,且B基因与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转入B基因的油菜表现型为__________,该转基因油菜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秆植株应占__________。
(3)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丁四种转基因油菜(如下图所示)。
①四种油菜中,丙植株的表现型与其余三种植株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这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子代有3种表现型的是__________,另外还有一种转基因油菜的自交子代也有3种表现型,请在下图中的染色体上标出B基因的位置。
某品系小鼠(2n=40)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成年小鼠的体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对体重变化具有相同的遗传效应,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年鼠最重,aaddff的成年鼠最轻)。若仅考虑体重这一性状,则小鼠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用图中所示基因型的小鼠作为亲本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年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
(2)取小鼠生发层细胞放入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的时间,再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则该时期每个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条。
(3)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的配子正常受精后产生了一只XXY的小鼠,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
(4)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E基因纯合时可导致小鼠胚胎死亡。图中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雌雄小鼠间随机交配,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5)已知小鼠的毛色由Y(黄色)、y(鼠色)和B(有色素)、b(无色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毛色为白色。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如上图所示。请利用上图所示亲本设计实验探究B、b基因是否位于1、2号染色体上。(注: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纯合黄色鼠为母本,纯合白色鼠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①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