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盐酸 |
NaOH溶液 |
||
1 |
20.2 |
20.3 |
23.7 |
2 |
20.3 |
20.5 |
23.8 |
3 |
21.5 |
21.6 |
24.9 |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数据处理,t2—t1=3.4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
(3)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ΔH1,则ΔH1与ΔH的关系为:ΔH1__________ΔH(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
(1)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
棉球 |
棉球上滴加试剂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_______________ |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该气体具有漂白性。 |
b |
含酚酞的NaOH溶液 |
棉球变为白色 |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
淀粉和___________的混合溶液 |
棉球变为白色 |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该气体具有_________性。 |
(2)如图所示,将硬质玻璃管改装为燃烧管。挤压软塑瓶壁,向装有固体B的锥形瓶中加入溶液A,同时往燃烧管中通入气体C并点燃,可看到明显的燃烧现象(金属网用以防止气体混合爆炸)。
① 用此装置模拟工业合成盐酸,则关于试剂选择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管口可观察到_______色火焰。
溶液A |
固体B |
气体C |
|
a. |
稀硫酸 |
Zn |
Cl2 |
b. |
浓盐酸 |
MnO2 |
H2 |
c. |
稀硝酸 |
Fe |
Cl2 |
d. |
浓盐酸 |
KMnO4 |
H2 |
②若溶液A为饱和食盐水,气体C为氧气,燃烧管内观察到明亮火焰与浓烈的黑烟,则固体B为_________(填化学式)。此火焰温度极高,常用于切割焊接金属。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其具体操作依次为、、。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2)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1)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⑴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⑵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
⑶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
⑷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I和II之间增加如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其作用是,B中的试剂为。
⑸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填字母序号)。
A、废液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下乙炔的体积,从而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1)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是接接接接接。
(2)碳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4-2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0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是;若用同位素180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
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0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现象:;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 | B.碱石灰 | C.无水硫酸钠 | D.生石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