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做理学。
——摘自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
材料三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摘自《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文化篇:鲁迅写《狂人日记》
1918年,钱玄同到鲁迅住的绍兴会馆去找他。当时鲁迅在教育部任佥事,空闲时间每天在抄古碑。钱玄同问他抄了有什么用,;鲁迅说没有什么用。钱劝他做点文章。鲁迅说:“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动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终于答应他做文章,写成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鲁迅写《狂人日记》的目的是什么?
(2)请结合史实说明民国初期如鲁迅般的进步知识分子对民主革命的前景十分希望,陷入苦闷与彷徨之中的原因是什么?
(3)当时文化界的哪一事件促使鲁迅处于冰结状态的热情又重燃起?
中国近代革命篇:
1、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发展历程:
①1893年孙中山与陆皓东、郑士良等在广州提议创建兴中会时,提出该会宗旨“驱除鞑虏,恢复华夏”。
②1903年孙中山在香港创立兴中会时,会员入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③1903年孙中山在希炉建立中华革命军,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词。1905年孙中山建议作为同盟会的纲领。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与时俱进,“天下为公”的一生,请将孙先生在1893~1905年间提出的革命口号、革命纲领作一比较,说明他的革命思想是如何不断发展进步的?
2、从国歌看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
①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国歌歌词是:
“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②1919年北洋政府将上古舜禅让给禹是时唱的《卿云歌》作为国歌,歌词是:
“卿云灿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从这两首国歌的歌词,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届政府有什么特点?(请各用两三句话写下你的认识)
思想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年11月,国家主席李先念对法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这是中法1964年建交后,我国领导人首次以国家主席的名义对法国进行的一次正式访问。
会谈结束后,密特朗总统陪同中国贵宾步入宴会大厅。密特朗总统在宴会上发表了友好热情的讲话。他赞扬了法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两国灿烂的、互相借鉴的思想文化,高度评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而建立的业绩。他说:“今天,法国在本土迎接中国国家元首,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追述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事实之后,他继续说,早年法国数位学者访华,给我们带来的中国形象可以概括为:智慧、持重和和谐,这给伏尔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而法国大革命又为本世纪初贵国青年提供了灵感的思想源泉,使他们投身于坚忍不拔的长期斗争,最终创造了今日的中国。
——据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周觉《李先念主席访法花絮》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法两国文化“互相借签”。密待朗总统对中法两国的关系有怎样的展望?
材料二 1870—1900年铁路网
年份 |
全世界 |
欧洲 |
美洲 |
亚洲 |
非洲 |
澳洲 |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
210 372 617 760 |
105 169 224 284 |
93 175 331 402 |
8 16 34 60 |
2 5 9 20 |
2 8 19 24 |
(单位:千公里)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
24 36 49 68 |
45.5 68.8 94.2 118.2 |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
(2)根据表2简要分析1870—l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3所呈现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45年8月6日,当爱因斯坦在纽约萨朗那克湖边从《纽约时报》的一位青年记者那里知道了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时,感到极度震惊。作为推动美国开始原子弹研究的第一人,爱因斯坦不无遗憾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后悔当初不该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里抢过来。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里。……我们为什么要将几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作为这个新炸弹的活靶子呢?”
——据《超越2012》,李华平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爱因斯坦。根据这一评价,举出具有其中之一点评价的两位历史人物。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在这山水之间,一座神奇巨大的水堰古已有之,涌向成都平原的岷江水因它而变得温顺起来。2000多年前出现的这个水堰,造就了成都平原的过去和今天,至今仍是世界水利之上的奇迹。
……孟德芝,每天都要早早来到她位于老街上的蜀绣工作室,在20岁的时候,她就是一个为街坊四邻所称道的绣女。如今,她总是把多年蜀绣中的得意之作,摆放在工作室最显眼的地方。对于她来说,这些锦缎针线,不仅是她个人的历史,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
——据大型纪录片《魅力四川》第一集《水润天府》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两种优秀传统文化和各自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介石先生台鉴:
去年八月以来,共产党、苏维埃与红军曾屡次向先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自此主张发表后,全国各界不分党派,一致响应。而先生始终孤行己意,先则下令“围剿”,是以有去冬直罗镇之役。今春红军东渡黄河,欲赴冀察前线.先生则又阻之于汾河流域。吾人因不愿国防力量之无谓牺牲,率师西渡,别求抗日途径,一面发表宣言,促先生之觉悟。数月来绥东情势益危,吾人方谓先生将翻然变计,派遣大军实行抗战。
——据毛泽东在1936年12月1日率领19位红军将领联名给蒋介石写的信
(2)毛泽东在信中提出怎样的主张和理由?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不久后促使蒋介石“翻然变计”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材料三重庆沙坪坝区征地办公室普通干部丁萌,虽然位居“贪榜”之“苍蝇”级别,但有项单项桂冠引人注目——“最时尚贪官”,他居然很“萌”地给提审他的女检察官“上课”说:“我的西装没有1万元以下的……你是女的,穿的皮鞋都没有我尖,皮鞋要经常保养,买支几百块的滋润霜擦一下嘛。”丁萌也算没吹牛,办案人员在他家中搜出了一线品牌的皮鞋200双和顶级品牌西服100多套。
——据2014年10月31 日《新民周刊》
(3)材斜三反映了我国当今怎样的社会现实?
(4)综合上述分析,我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社会转型往往伴随(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与变化。反过来,适应变革的经济政策也会有力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社会前进和文明进化的应有之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农抑商政策,就是代表土地资本的统治阶级,用以维持封建势力的唯一方法。中国历史……朝代只管更迭,却依旧不曾脱离封建社会,而走入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但是,为什么不能脱离封建社会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中国的产业没有发达。产业没有发达,所以即令有势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其力量也不足以摇动封建社会的秩序,却不能代替土地资本,而使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走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一部二十四史的政权推移,翻来覆去,都不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圈子外面,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杨东莼:《中国文化史大纲》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大量贵金属经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16世纪的政治经济学家们针对这个时期提出了一套“国富”理论。……他们认为,只有黄金和白银才是最实际的财富……重商主义将财富的价值无限扩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成为“有钱人”则成为其毕生的追求。经济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像外科手术和时尚潮流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就我所知,到了19世纪,迎来了开放与竞争并重的自由经济体系。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2)依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西方推行的商业政策和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文明的借鉴与发展
(3)阅读下表,以“文明的借鉴与发展”为题,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任选2例)
国家 |
事件 |
日本 |
明治政府“文明开化” |
法国 |
拿破仑的《民法典》 |
苏俄 |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
美国 |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经济干预 |
示例:程朱理学:理学家借鉴道教佛教有益成分,从宇宙起源探讨伦理纲常,创立了理学,使儒家思想发展到新阶段(又称新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