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蒙恬列传》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关于这里的通道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南夷的五尺道 | B.为了加强北部边防而修筑的直道 |
| C.为征服岭南而修筑 | D.为了防止北部蒙古族的入侵 |
下表为我国l957—1958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1959至1961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 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 D.公私合营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
济侵略
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鸦片战争后,洋货涌入中国市场,导致“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它所反映的实质是
| A.内乱外患阻断了棉布外运 |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
| C.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 D.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
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之”。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地租沉重 |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 C.商品经济繁荣 |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