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他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B.为政以德 |
| C.人而不仁,如礼何? |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a处:“焚书坑儒” | B.b处:“独尊儒术” |
| C.c处:“三教合一” | D.d处:“西学东渐”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 A.儒家 | B.墨家 | C.法家 | D.道家 |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 A.风俗 | B.贡赋 | C.秩序 | D.礼仪 |
对下图中所蕴含信息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①粮食交易突破了地方市场的局限
②增辟商业路线、长距离运销兴盛
③大一统的局面保障了国内统一市场
④市场化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主流
| A.①② | B.①②③ |
| C.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