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
(3)科举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材料二 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馀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三要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和“退却”分别指的是什么?列宁主张“退却”的依据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中的“租让制”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形式?与此同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还实行了哪些重大措施?
(3)材料三中的“经济体制”全称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邓小平和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相同认识和品质。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前期(627年)中国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康熙二十七年五月,清在商讨与沙俄谈判方针时,索额图提出:“……雅克萨系我达呼儿总管倍勒儿故墟……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康熙二十八年四月……根据出发前康熙帝的指示,与沙俄代表艰苦谈判,终于签订了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及沿大兴安岭(即外兴安岭)为两国边界为主要内容的《尼布楚条约》。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在民族主义方面……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方面……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朝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三级管理制度和元政府在材料一图中的A、B两地创设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阐述《尼布楚条约》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说明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根本目的,并概述这一解释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当1914年英格兰银行宣布停止英镑的黄金兑换时,大英帝国的雄风就一去不复返了。当尼克松1971年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时,美利坚的辉煌业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材料二 货币无可置疑是人类社会经济机体的血液。能够执掌和供应血液者,自然占据了先机和强势。什么样的“血源”令众生趋之若鹜?它必须产生于健全而完备的肌体——内在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体制,若是染上循环裂变债务而无可救药的“艾滋”病毒,还强绑上大家“输血”,只会共赴黄泉。同时,该“血源”应该是O型——即具备独树一帜的公信力和不可撼动的被接受性质。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宗旨和作用是:稳定国际汇率,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进行全球化的发展援助,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该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伦敦和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可行的措施使美元成为“O型血源”?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6分)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一航海乃是谋求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应一并没收。
材料二(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专制王权是在市民——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而确立起来的,为了取得市民——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买力,一般都采取……扶植资产阶级的势力,打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三尽管霍布斯构造了一套关于个人——契约——国家的学说,但他的结论是“利维坦式”的国家,公然为君主制辩护。他试图用君主制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从本质上而言它反映了英国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对人民的恐惧和防范。然而从现实上讲,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依靠专制政权,结果是他的主张既不为保王派所接受,也得不到资产阶级的欢迎,最终被后起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抛弃。
——高教版《西方政治思想史》
(1)材料一出自哪个历史文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文件颁布的历史背景。
(2)试以英国为例,阐述15、16世纪封建专制王权采取的哪些政策起到了扶植资产阶级的作用?并分析这些政策在英国国家的政治走向上产生了什么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霍布斯的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