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
(3)科举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片段
材料二 《权利法案》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依靠自己生活”的时代结束,“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著名的华盛顿纪念塔。塔内墙壁由190块纪念石块组成,其中在第十级有一块颂扬华盛顿的汉字碑石,它是1853年中国政府作为送给华盛顿纪念塔的礼物赠送给美国政府的。碑文称颂华盛顿是一位杰出人物,说他领导起义勇于中国的陈胜、吴广,开拓疆土雄于曹操、刘备,他虽然拿起了武器,开辟了广阔的领地,但他并不称帝为王,也不传位给子孙,而是创立了民主制度,做到了天下为公。如今前来参观纪念塔的人,尤其是华人,总要找到这块汉字碑,读一读上面的文字。
请问题:
(1)材料一中公民行使权力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全体人民”中不包括哪些人?
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制的实质?(3分)
(2)材料二表明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政治体制的实质。(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华盛顿受到人们尊敬的理由主要有哪些?(3分)
(4)三段材料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追求是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决万机于公议;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三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五条誓文”给日本政治近代化提出了什么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天皇政府在政治上是如何革新的?
(2)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对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思想有何影响?材料二中康有为对改革进程的估计是什么?对此你如何认识?
(3)对改革之后的中国状况,材料三中梁启超是如何评价的?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梁维新之路不能拯救中国的根本原因。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期
类别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成果
工业革命
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733年
英国
凯伊
飞梭
1765年
英国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1769年
英国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英国
克隆普顿
骡机
1785年
英国
卡特莱特
水力织布机
万能原动机
1690年
法国
巴本
实验型汽缸
1705年
英国
纽可门
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1769年
英国
瓦特
改良式蒸汽机
交通
1803年
美国
富尔顿
汽船
1814年
英国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
1831年
英国
法拉第
电磁感应
1838年
俄国
雅可比
电动机
1866年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1870年
比利时
格拉姆
直流电动机
1882年
美国
爱迪生
发电厂
内燃机
1885年
德国
卡尔·本茨
汽油内燃机
德国
戴勒姆
1893年
德国
本茨
开始生产四轮车
1894年
美国
福特
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年
美国
莱特兄弟
飞机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前后科学、发明与应用的关系。(2分)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加以说明。(各举一个实例)
(3)上述材料对你有何重要启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责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秦王赢政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近代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四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3分)
(2)材料二中的“许多潜在的盟友”是指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四分析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俄、日两国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