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晨晨对“光的色散”、“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实验进行了复习总结,并制作了知识小卡片,请你帮晨晨完成知识卡片的空缺内容.
光的色散   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
(1)如图所示,是光的色散的实验装置,在原来器材的基础上再增加测量工具      ,还可以完成课本探究色光及红外线发热本领大小的实验.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小孔成像实验中总是成倒的      (选填“实”、或“虚”)像.
(3)平面镜成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虚像,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光的色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其好处是: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响度
较响
较响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图乙(a)、(b)是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不同情况,图 (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某实验小组根据实验现象,描绘了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时其响度与温度的关系图象,下面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该物质的熔点为 ℃,在温度为2℃时,物质处于 态.
(2)在BC段,表明该物质要 热量.
(3)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如图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中用直尺的作用是可以测量玻璃板到蜡烛A的距离和玻璃板到 的距离,并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如果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可能原因是
(4)移去B处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