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式为FeC2O4·2H2O,它是一种淡黄色结晶粉末,有轻微刺激性,加热时可发生如下分解反应:FeC2O4·2H2OFeO +CO2↑+CO↑+H2O
(1)请你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可以重复选用,但每种仪器至少选用一次),选择必要的试剂[供选择的试剂: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CuO、无水硫酸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设计一个实验,检验FeC2O4·2H2O加热时分解产生的气态产物(包括水蒸气)(部分加热装置和夹持仪器在图中略去)。在答题卡上填写下表(可以不用填满,也可以补充)。
仪器符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 |
作用 |
A |
草酸亚铁晶体 |
加热草酸亚铁晶体得到气体产物 |
|
|
|
|
|
|
D |
NaOH溶液 |
|
|
|
|
|
|
|
|
|
|
|
|
|
(2)按照题目提供的装置和要求设计的实验明显存在的一个不足是 。
(3)反应结束后,在A装置试管中有黑色固体粉末(混合物)产生,倒出时存在燃烧现象,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12分)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来配制500 mL、0.2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量筒 ⑥药匙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硫酸时用不到的有________(填代号),
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必要仪器是
(2)经计算,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现有①10 mL ②25 mL ③50 mL ④100 mL四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________(填代号)。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________(填代号)。
①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将浓硫酸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硫酸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⑤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⑦定容时,俯视标线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做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实验,以及检验生成的CO2和SO2。已知:C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吸收具有还原性的SO2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与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3)装置D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4)装置E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该装置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 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以上
② 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④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填空:(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⑤中,在记录滴定管液面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4)如下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
(5)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1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烧碱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 |
滴定后读数 |
||
第一次 |
20.00 |
0.40 |
20.40 |
第二次 |
20.00 |
4.00 |
24.00 |
第三次 |
20.00 |
2.00 |
24.10 |
用中和滴定法确定某烧碱样品的浓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 (填编号字母)上称量
(A)小烧杯(B)洁净纸片(C)直接放在托盘上
(2)准确量取1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用0.200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B)石蕊(C)酚酞
(3)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此时溶液显性。
(4)0.2000mol·L-1的盐酸应装在下图所示的(填甲、乙)中,图Ⅰ所示为滴定前液面,图Ⅱ所示为滴定结束时液面,根据图示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
下图为某实验者设计的验证银圆(银和铜的合金)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浓硝酸后生成NO2气体中含有NO的实验装置图。常温时,NO2与N2O4同时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的晶体存在。
(1)反应前先打开A中的活塞K1,持续通一段时间N2,其理由是。
(2)若装置中缺B,其后果是。
(3)反应结束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D瓶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若通入的是热氧气,则瓶内气体的颜色比以前更深,其原因是。
(4)C装置的作用是;E中a仪器所起的作用是。
(5)已知该银圆的质量为25g,加入75mL 12mol·L—1的浓硝酸。实验结束后,A中烧瓶内溶液中H+的浓度为2mol·L—1(反应中HNO3既无挥发也无分解),溶液体积仍为75mL。
①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②为测定该银圆中铜的质量分数,还需进行的主要实验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