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D同主族,B、C同周期。它们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的三种,它们的元素组成如下表:
化合物 |
甲 |
乙 |
丙 |
元素种类 |
A、B |
A、C |
C、D |
通常情况下,甲为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乙为液体;丙为固体且为离子化合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乙的电子式为 ,丙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
(2)已知甲是同系列中最简单的化合物,且在标准状况下,5.6 L的甲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25 kJ,试写出甲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研究表明,乙是一种二元弱酸,请写出乙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4)A、B、C、D所对应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2)图中浓硫酸所起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类型:
②:反应类型: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如: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①分子式用系统命名法对该有机物进行命名_______________
②分子式③
分子式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填入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
①乙烯(SO2),试剂,分离方法
②苯(溴),试剂,分离方法
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试写出:
(1)请你写出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酸跟少量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跟足量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方式:。
(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O2和NO的总能量。
在某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5mol NO2和2mol 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O2+CO=CO2+NO,2 min时,测得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则:
①此段时间内,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③假设此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则此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如图所示,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研细的20g Ba(OH)2·8H2O晶体。
将此小烧杯放在事先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10g 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实验中要用玻璃棒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除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及反应混合物呈糊状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通过最后一个现象可以说明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