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他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历史纪年方法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晚期②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农历己丑年④民国三十三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突破
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C.“否定或摧残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D.造成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鞭打春牛”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就是最早的记述。“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
D.说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战争,美国随之高调介入。美俄双方舰队在黑海形成对峙,有人将之称为“新冷战”。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A.“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 B.美国干预他国和地区事务
C.美俄关系再度趋向紧张 D.形成了新的美俄两极格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