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发现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经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小明猜想叶绿素的形成可能与光有关。于是他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针对小明的疑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一些蒜瓣分别浸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中,两个瓷的蒜瓣的数量应________。然后将甲放在阳光下,将乙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它条件_________。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甲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_________的,乙中长出蒜苗的叶子是_________的。
(4)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请分析回答: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吸水纸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种子的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1)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光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_______________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3)把萌发的大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大豆植株,即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生物这种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控制的。发育成大豆植株根的是胚的______,茎和叶是由胚的________发育成的。
(4)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_________的、_________的,有供胚发育所需要的_________。
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藻;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④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一环境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0x1*=10)
实验结果如下:
生态瓶编号 |
A |
B |
C |
D |
瓶中小鱼生存时间/d |
3 |
11 |
25 |
2 |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_____瓶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小鱼的存活时间与______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在原因是______.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为什么D瓶中小鱼存活时间最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瓶中的泥沙、水藻、小鱼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
假设: 。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在纸盒两侧的中央各放10只鼠妇,静置2 min。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时间 环境 |
2 min |
3 min |
4 min |
5 min |
6 min |
7 min |
8 min |
9 min |
10 min |
11 min |
明亮 |
3 |
2 |
2 |
2 |
2 |
3 |
2 |
2 |
1 |
2 |
黑暗 |
17 |
18 |
18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结论:__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问:(1)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记录,请你分析:(每空1分,共6分)
(min 表示分钟)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6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11min |
|
明亮 |
4 |
3 |
2 |
0 |
1 |
0 |
1 |
2 |
0 |
1 |
阴暗 |
6 |
7 |
8 |
10 |
9 |
10 |
9 |
8 |
10 |
9 |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 。
(3)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只有___个。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
(4)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原因
是 .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或十只以上
(5)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采集菜粉蝶的虫卵,进行室内培养,观察虫卵孵化成菜青虫后,取食植物叶片的类型,探究菜青虫取食植物叶片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此次探究实验应分为以下一些步骤完成:
(1)提出问题。针对这一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①到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油菜、萝卜、卷心菜、荠菜等)叶片上找有菜粉蝶虫卵的叶片,带回实验室。
②如下图所示,将带有虫卵的叶片分别放入不同的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再分别放入不同种的植物叶片,将烧杯放置在温暖的方。
③以上实验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将虫卵隔离饲养的目的是:排除菜青虫 行为是在
中相互学习得来的。实验中设置了许多只烧杯,除叶片不同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__。这是为了进行对照。
④为了减少偶然性,实验时至少选用 只菜青虫。本实验的变量是 。
⑤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后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