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水果电池电压”的实验中:
小明用铜片和锌片为作为电极插入较小的柠檬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
小华用铜片和铝片插入较大的柠檬也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分别连通相同的音乐芯片,小华比小明的芯片声音要响一些.由此他们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电极的材料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同一个柠檬制成水果电池,沿着电极插入的方向不断慢慢地切去外侧的部分柠檬,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一所示:
表一
柠檬大小 |
一个 |
大半个 |
半个 |
小半个 |
电压U/V |
0.80 |
0.80 |
0.80 |
0.80 |
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华用铜片作为电池的正极,分别用外形相同的锌、铝、铁等金属片作为电池的负极,将金属片电极插入柠檬,并保持 和 相同,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二所示:
表二
电极材料 |
铜和锌 |
铜和铝 |
铜和铁 |
电压U/V |
0.88 |
0.60 |
0.46 |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3)小明先将柠檬压在桌面上滚了几下,再做成水果电池,测出电压达到1.0V,据此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 .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
(1)实验中,必须取 (填“质量”或“体积” 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实验中,用 (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 (填序号)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通电时间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下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 (填“甲”或“乙” 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若在甲、乙两瓶中,液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则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
质量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
|
最终温度
|
液体甲 |
150 |
20 |
3 |
45 |
液体乙 |
150 |
20 |
3 |
68 |
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方向为 ;
(2)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排开酒精的重力是 ;
(3)比较 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由 四个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小明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点燃”或“不点燃” 蜡烛。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 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 (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4)将蜡烛移动至 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 (填“虚”或“实)像。
(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 ”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 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元件完好,接线柱接线牢固)。
(1)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2)检查电路,发现有一处连接错误,请指出连接错误的导线是 (选填“ ”“ ”“ ”或“ ” 。
(3)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测得几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 |
1.5 |
2.1 |
2.8 |
电流 |
0.10 |
0.14 |
|
电阻 |
15.0 |
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第2次实验后,算出的电阻值是 ,第3次实验后,算出的电阻值是 ,待测电阻值为 。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
钩码所受的重力 |
提升高度
|
拉力
|
绳端移动的距离 |
机械效率 |
1 |
2 |
0.05 |
1.0 |
0.15 |
|
2 |
4 |
0.05 |
1.7 |
0.15 |
|
3 |
6 |
0.05 |
① |
0.15 |
② |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 ,编号②处数据应为 。
(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有关。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