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学校九(14)班的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对某一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走进科技殿堂——解谜】
(1)谜面:它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打一名称)
谜底:
(2)谜面:它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打一物体)
谜底:
【聆听科学故事——读人】
一个文弱的孩子守在炉子旁,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煮水的水壶。……一下,两下……终于,强大的蒸汽把壶盖顶起,直冲向炉子上方。“詹姆斯,我从来没看到过你这样的孩子。半个小时过去了,你一言不发,一会儿把水壶盖盖上,一会儿又取下……你不能去看看书,或者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孩子的姑妈责备地说。
——《水壶的故事》
(3)《水壶的故事》让我们想起了哪一历史人物?这一历史情景给我们带来的启迪有哪些?
【浏览文学片段——探史】
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 ,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丘吉尔
(4)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所具备的思想、理论和政治前提分别是什么?
【解读史料新闻——明理】
材料一 马克思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
材料二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重现田园牧歌,完美演绎英国近现代历史。第一幕绿色和愉快,第二幕黑暗魔鬼的磨坊,第三幕迈向未来。
——新华网
(5)材料一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6)“黑暗魔鬼的磨坊”出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作品《耶路撒冷》。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工业革命。这一比喻向后人喻示着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统治者如果不以法律而是以他的意志作为统治的准则,如果他的命令和行动不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财产,而是以满足他的野心、贪欲和其他不正当的欲望为目的,那就是暴政。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以前,工业国家工人收入低微,物质生活贫苦。许多工人家庭常年只能吃黑面包,缺乏基本的营养。全家几代十几口挤在一间小屋,虽然劳碌终日,却只能求得温饱,遇到涨价、失业、生病、工伤,往往债务缠身,赊欠无门,连简陋的家具也送进当铺。而资本家的财富却"令人陶醉地增长",他们生活悠闲,过着奢华的生活。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
(1)材料一主张用什么来限制统治者的权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哪一文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怎样的社会状况?在探索社会改造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做出来哪些努力?
(3)材料三中的思想指导了中国近代的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否取得了成功,为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清政府议和大臣与英方代表在南京下关静海寺谈判时,英方代表态度凶恶蛮横,动辄扬言开炮攻城,威胁恫吓。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一听到英军要开炮,马上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
材料二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指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发言在代表们的掌声中结束。
材料三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会议上,很多国家对中国不十分了解,对中国抱有敌意。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临时修改了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他诚恳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不应陷入关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应团结起来,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周恩来的发言,深深打动了与会代表的心弦,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谈判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在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指出中国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岷江上游地势陡峻,流至成都平原,水流突然减速,挟带的大量泥沙因沉积而淤塞河道。每逢雨季,江水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缺水干旱。李冰在岷江中游江水从山区转入平原的灌县一带,建筑阻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蓄水用于灌溉,外江泄洪排水,调节水量。……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后,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1)材料一中的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人类早期文明的四个区域,请写出字母A和C所代表的区域文明的名称。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根据材料说出该工程的建成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3)列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史实,并谈谈从材料三中得到的启示。
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某兴趣小组围绕此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问题一民族之殇
(1)这是一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邮票。请在图1、图2、图3中任选一张邮票,为图片撰写解说词。(应包括时间、人物、经过、影响)(3分)
探究问题二时空记忆
(2)①②③
④结合探究一、二简要说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探究问题三战后秩序
时间 |
组织(字母) |
宗旨 |
1945年 |
联合国(UN) |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1989年 |
亚太经合组织(APEC) |
亚太经济合作协调、便捷和密切 |
1993年 |
欧洲联盟(EU) |
集欧洲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区域一体化组织 |
1994年 |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
北美一体化的共同市场 |
1995年 |
世贸组织建立(WTO) |
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搭建平台 |
(3)提炼表格信息,拟一个主题。
在历史长河中,伟大人物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行动,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思想引领
(1)请将相对应的名人与思想(口号)的字母用线条连接起来。
A.但丁 E.人文主义
B.孙中山 F.中国特色
C.陈独秀 G.科学与民主
D.邓小平 H.三民主义
时代曙光
(2)观察以上图片,指出攻打冬宫的意义?写出毛泽东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俄国与中国道路有何不同?
临危受命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