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拔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
开成元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辏。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不稇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槥椟 ;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为乱。钧至立法,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清,而不相犯。
会昌初,迁襄州刺史。四年,为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
大中初,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就加检校司空。六年,复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九年,诏曰:“河东军节度使卢钧,长才博达,敏识宏深。由岭表而至太原,五换节钺,仁声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可尚书左仆射。”
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是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宰臣令绹狐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物议以钧长者,罪绹弄权。绹惧,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选自《旧唐书·卢钧传》,有删节)
【注】①槥椟:小棺材。②揆路:宰相之位。③端揆:指尚书左仆射。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稇载而还——靡:没有 B.吏或挠之,相为乱——诱:诱惑
C.华蛮异处、婚娶不通——俾:使 D.仁声路,公论弥高——载:充满

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同职理宋申锡枉则为医药殡殓
B.靡不稇载还令不严人化
C.宜升揆路表群僚物议钧长者
D.宰臣令绹狐恶之,罢仆射观于大海,知尔丑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钧进士及第后又应试“书判拔萃”科,曾任校书郎、诸侯幕府僚佐、左补阙等,后因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而出名。
B.卢钧担任过数道节度使,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政绩尤为突出,他为政廉洁,关心民众,受到了当地汉人和蛮族人的拥戴。
C.卢钧满怀希望应诏入朝,结果被授为尚书左仆射,很是灰心,后受宰相令狐绹排挤,又出任检校司空。
D.卢钧才能突出、博闻练达,见识聪敏、胸襟宏大,加之他为人仁慈、为政廉洁,所以深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选篇一】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篇二】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
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第二十一列传》,有改动)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相如贱人  (一向)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公开扬言 )
C.纵奇兵,败走(假装 )
D.为相国( 与“真”相对)

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徒吾两人在也②赵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
B.①而蔺相如以口舌为劳②括能读其父书传
C.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②赵王以括为将
D.①不知将军宽至此也②赵王信秦

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在“廉蔺交欢”情节中,刻画人物时,蔺相如廉颇并重。
B.“廉蔺交欢”既表现了蔺相如以国为重、不计私仇的精神,也写出了廉颇勇于改过的优点。
C.在长平之战中,因臣子的推荐,赵王以赵括为将军取代廉颇。
D.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发兵攻赵,廉颇领兵反击,大败燕军。

把下列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恭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注释】(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义对君子很重要。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B.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做事情都是从利益出发,就会招致很多怨恨。
C.孔子主张厚待自己,不愿轻易指责别人,这样就可以远离怨恨。
D.孔子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主张先“义”后“利”,不能够仅仅从个人的利益出发。

阅读下面文段,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对待“怨”的观点。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超越
B.仲文军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至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官军薄:轻视

下列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迥怒不同已,遣仪同宇文威攻之。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开城西门,溃围遁。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檀让余众屯城武。夫夷近,则游者众。
D.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出迎谒。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大惊。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 )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2)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3)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数月辄致丰积盈:满
B.不以官属之礼:礼待
C.武都郡丞除:免去
D.奋之而已谢:拜谢

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3分)()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下列划线字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莫不倍用命 B.奋谢而已
积土成山,风雨兴,单于使陵至海上
C.执其妻子 D.已敬重

今其智反不能及臣诚恐欺于王而负赵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B.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奋既立节,治贵仁平。
(2)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
课内翻译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
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