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pH=2,该溶液显______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a.2v正(Cr2O72-)=v逆(CrO42-)
b.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 Cr2O72-离子,需要__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____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____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____________,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___。
(14分)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沉淀A ,沉淀B 。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已知A、B、C、D四种物质具有以下物理性质:
A |
B |
C |
D |
|
分散到水中 |
得悬浊液 |
得无色溶液 |
液体分层,且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
得无色溶液 |
熔点(℃) |
1452 |
-21.3 |
-11.5 |
801 |
沸点(℃) |
1703 |
78.9 |
117 |
1210 |
(1)已知A与D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
①.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需进行的操作是:
a:溶解;b:(填操作名称,下同);c:。
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
(3)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1)9.2g氮的氧化物NOx中含有N原子数为0.2 mol,则NO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x数值为_______,这些质量的NOx在标准状况的体积约为_______。
(2)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质量(g) |
摩尔质量(g•mol﹣1) |
蔗糖 |
25.00 |
342 |
硫酸钾 |
0.87 |
174 |
阿司匹林 |
0.17 |
180 |
高锰酸钾 |
0.316 |
158 |
硝酸银 |
0.02 |
170 |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配制上述“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药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3)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4)“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
在 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反应中.
(1)______元素被氧化,氧化产物是______; 还原产物是_____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