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
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①万物虚无、祸福相倚—道家②天行有常、民贵君轻—儒家
③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法家④非攻兼爱、节用尚贤—墨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经历战国、秦、汉初三个阶段,儒家思想到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拥护 | B.它与其他各家思想糅合渗透在一起 |
C.它适应了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 | D.它主张“仁政”“德政”“民贵君轻” |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 B.道家的思想 | C.墨家的思想 | D.法家的思想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加,地位举足轻重 |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
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
右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 B.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
C.区域经济集团化 | D.经济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