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 )

|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
| 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
|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
| 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下面这幅图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 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 D.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
下面是根据《中国近代经济变迁》一书编制的1878-1882年上海海关机器进口情况统计示意图(单位:海关两),此示意图 
| A.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突出体现 |
| B.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的见证 |
| C.是外国资本控制中国近代工业的证据 |
| D.表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失去主导地位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19世纪后半期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看看中国人是怎样慢慢地试图在军事领域,其次在经济领域,最后在政治领域仿效西方模式的。”其中首先“仿效”“军事领域”的表现是
|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 | C.编练新军 | D.辛亥革命 |
“这种不是来自古典时代的商人,也不是来自买办和洋务前辈。……他们是用企业来作为实现自己社会政治理想的工具。”材料描述的是
| A.收回利权 | B.实业救国 | C.戊戌变法 | D.清末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