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的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三民主义 ( )
| A.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 B.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
| C.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 D.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
|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 B.肯定人的价值 |
| C.强调知识的作用 | D.推崇君主权威 |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
|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
|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