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产生冷觉的部位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促进新陈代谢,以增加产热。当血液中激素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相关作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机体可通过分泌________激素调节血糖。
(4)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β-淀粉酶(不耐热,70°C条件下15min后就失活,但耐酸)。以下是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原料来测定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请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40°C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1)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而后将试管置于60°C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序。
试剂 |
试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麦芽糖标准溶液(mL) |
0 |
0.2 |
0.6 |
1.0 |
1.4 |
1.6 |
2.0 |
蒸馏水(mL) |
X |
1.8 |
Y |
1.0 |
Z |
0.4 |
0 |
斐林试剂(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表中Z代表的数值是。
(2)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取出后迅速冷却,得到α-淀粉酶溶液。
(3)取A、B、C、D四组试管分别作以下处理:
试管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C |
D |
5%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
α-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
蒸馏水(mL) |
1 |
|||||||
40°C水浴锅中保温(min)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4)将A1和B1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中,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C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并经过60°C水浴中加热2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试管进行比较得出麦芽糖溶液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平均值。
【讨论】①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②若要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二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从而获得β-淀粉酶。
(15分)请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问题:
(1)雌性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过程已发生。
(2)若某对夫妇结婚后发现妻子双侧输卵管堵塞,无奈需进行试管婴儿技术,该技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2015年3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而山西作为产煤大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请问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明,任答两种)利用了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色染料。
甲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一个长期有效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生理过程)。图中①②④过程与③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将碳释放回大气中。
(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________,通常数量较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若人们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X,理论上讲能达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减少S种群和种群的数量。(填“G”或“S”或“Q”)
(4)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_______。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________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14分)某二倍体豌豆种群有七对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題:
性状 |
等位基因 |
显性 |
隐性 |
种子的形状 |
A-a |
圆粒 |
皱粒 |
茎的髙度 |
B-b |
高茎 |
矮茎 |
子叶的颜色 |
C-c |
黄色 |
绿色 |
种皮的颜色 |
D-d |
灰色 |
白色 |
豆荚的形状 |
E-e |
饱满 |
不饱满 |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
F-f |
绿色 |
黄色 |
花的位置 |
G-g |
腋生 |
顶生 |
(1)如上述七对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该豌豆种群内,共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
(2)将髙茎、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矮茎、花顶生、灰种皮的琬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花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27/64,则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3)现有各种类型的该豌豆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单杂合子、双杂合子、多对基因的杂合子等)的琬豆种子,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豆荚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实验方案是。
②预期结果与结论:如出现,则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出现,则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