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从不同角度开启了历史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发生在17世纪的这场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 由于资本扩张的本性,英国资本家还把目光对准了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凭借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力量,最大的商船队和船坚炮利,英国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殖民活动,拼命争夺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强行打开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大门。
——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材料四 (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哪些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了贡献?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一“趋势”主要指的是什么?据此分析“这场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现象导致了怎样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4)试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jiàn,超越)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材料二 谁会相信……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人们已经看到,当国王专权的时候,骚扰、内战、无政府状态、贫困使得全国不安。在这里,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却无力为非作歹……只有当国王并不专断独裁的时候,和平、富饶、幸福才会统治着英国。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2)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是怎样看待英国新确立的政治制度的?在他看来,这种制度有何好处?
材料三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服专制王权”后英国是如何“继续前进”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帝国制度靠独尊儒术得以延续,也将因罢黜百家而散失活力。“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于右任语),诚哉斯言!只不过这笔账要到很久以后才会得到清算,且由大清帝国来买单。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的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1分)这一功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易教授认为“只不过这笔账要到很久以后才会得到清算,且由大清帝国来买单”。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由大清帝国来买单”的原因有哪些?(3分)
(3)中外历史上有很多次思想解放运动,以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为鉴,谈谈你对“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的看法。(1分)

看图说话(共7分)

(1)根据图中编号填出三大战役名称
(2)解放东北全境的是战役;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的是战役。
(3)在三大战役中,两次参加作战的解放军部队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的口号出自哪一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运动爆发于什么时候?由哪个阶级发起?
(2)从材料二分析上述运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共15分)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发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群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立定宪开国会折》
(1)依据材料一的四副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该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
(4)有人认为,中国在学习西方、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中,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请你对这个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追求目标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