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回答问题
台湾岛美丽、富饶,是祖国的宝岛。
台湾岛的西部平原盛产稻米和甘蔗,人们把它叫做“米仓”和“糖库”。台湾岛鲜果四季不断,出产最多的是香蕉和菠萝,一向享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台湾岛上树木繁茂。高山地区有密密层层的针叶林,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5%,是我国的木材重要产地之一,被称为“绿色宝库”。
台湾岛除了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许多矿产和水产。地下埋藏着石油、金等各种矿产110多种。 周围广阔的海洋有着丰富的水产,仅鱼类就有500多种,著名的有鲨鱼、鳗鱼等。
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都是山地。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将近4000米,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山顶上冬天 积雪,晶莹耀眼,远看如玉,所以叫玉山。
日月潭是岛上的天然湖泊。湖中有小岛,把湖面分为日潭和月潭。湖水清澈,湖面平滑如镜。岸边绿草如茵,花朵鲜艳。四周群山环绕,林山青葱,山水相映,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成了著名的游览胜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当前,海峡两岸人民正渴望早日团聚,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给短文在横线上加个题目。
写台湾岛富饶的是第 、 、 自然段;写台湾岛美丽的是第 、
自然段。
短文中称颂台湾岛富饶的美名有“米仓”、 __ 、 ___ 、 __ 。
概括第六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用“~~”画出文章过渡句。
用“——”画出文章中心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来到我家
我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更喜欢瓜果遍地的秋天。
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迷人的秋景使人陶醉。一进大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举目远望一排排枫树,被秋霜打过后的叶子变成了红色。一阵秋风吹来,树叶在空中飞舞,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着一张红色的地毯。苹果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苹果水灵灵的,像一盏盏小灯笼似的,高挂在树枝上,红彤彤的一片。苹果有瓷碗般大小,红里透黄,像小妹妹的笑脸,逗人喜爱。你亲口品尝,又甜又脆,苹果已经熟透了,秋风一吹,摇摇欲坠。
苹果树的附近,生长着无数各色各样的菊花,红的、黄的、白的,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千姿百态,使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这些菊花的叶子翠绿欲滴。花朵很大,那金丝绒般的花瓣,有的向上卷曲,有的侧面伸展,各具特色,婀娜多姿。菊花不但美丽,最令人赞叹的是百花凋零时,它却傲然挺立,像松柏那样傲风霜,伴严寒。菊花不与百花争春,独占秋色,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院子南边,挺立着丁香,浓绿的叶子变得黝黑黝黑,而且落了许多,只长着几片。春天洁白如玉的花落光了。这时,它无精打采,似乎面对盛装的菊花而感到惭愧。
丁香周围,是一片一片串红,虽不如夏天鲜艳,但依然可爱,秋风一吹,沙沙作响。
我家院子里迷人的秋色多么招人喜欢!秋天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有。
(1)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 )语( )香瓜果( )( )
摇摇( )( )百花( )( )
婀娜( )( )傲然( )(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清香一( )秋风一( )苹果
一( )地毯一( )笑脸一( )灯笼
(3)按原文填空。
各色各样的菊花,红的、黄的、白的,红的( ),黄的( ),白的( ),朵朵( ),( ),( ),使人眼花缭乱, 惊讶不已。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三借芭蕉扇
这一日,孙悟空来到翠云山芭蕉洞借扇子。铁扇公主不但不借,反而取出扇子一扇,把悟空扇出五万多里。
次日,悟空又来到翠云山。他变作一个小虫儿,躲在茶沫下面,来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他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疼痛不已,只好将芭蕉扇借给悟空。悟空满心欢喜,拿了扇子来到火焰山尽力一扇,谁知火焰竟然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大了;又一扇,那火焰足有千丈之高。悟空方知自己被铁扇公主骗了,扇子不是真的。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孙悟空借扇子的事情告诉了他。假牛魔王先是故意捶胸顿足,提醒铁扇公主保管好真扇子,又套出了真扇子的使用口诀。悟空拿到扇子,学会了口诀,现了本来面目,径自出了芭蕉洞。
再说牛魔王得知此事,连忙追了上去,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又从悟空手里把扇子骗了回去。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牛魔王抵挡不过,大败而逃。铁扇公主连忙把真扇子献了出来。
孙悟空拿着真扇子,走近火焰山,用尽气力扇去。只一扇,那火焰便灭了;又一扇,清风微动;再一扇,细雨霏霏。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扇,大雨哗哗而下。
孙悟空把扇子还给铁扇公主,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走去。
(1)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子,一借,被;二借, 被;三借,被。
(2)“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从这句话加点的部分可以看出。
(3)用“”在短文中画出写悟空每次借扇的方法的句子。短文为什么要详细写悟空一次又一次地借芭蕉扇呢?
(4)短文题目是三“借”,为什么不用三“骗”?
阅读《黄鹤楼送别》片段,完成后面练习。(5分)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1)用一个词语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
(2)从李白和孟浩然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课外阅读轻松答。(16分)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我只顾低头走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这时,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 忙说 大伯 我扶你回去吧 说着 就伸出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了 小姑娘 他感动地说
我搀扶着他一起走,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您这边走,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走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口,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在衣袋里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猛烈地一震,连忙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道路上,他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淅淅沥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标点。(4分)
(3)用“‖”把短文分成三段。(2分)
(4)解题:“引路人”有两个含意: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思考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文,解释最后一自然段画“____”句子的意思。( )(2分)
A.下雨天,“我”扶着双目失明的老人向前走,是他的向导。
B.下雨天,双目失明的老人教给“我”怎样做人。
C.下雨天,我是盲人的向导,盲人教“我”怎样做人。
拓展阅读。
少年英雄李爱民
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里的山西省武乡县白家庄出了一个少年抗日英雄,他就是白家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
这一天天黑,王七叔把儿童团员们召集到一起,在爱民家开会。爱民的妈妈见王七叔提着一桶浆糊,有点莫名其妙,就问:“这是做什么啊?”原来,王七叔要组织一个儿童武装宣传队,到伪军的炮楼周围去贴抗日的标语、撒抗日传单。
王七叔看儿童团员都到齐了,就说:“今晚上咱们要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大家要胆大心细,一切行动听我的指挥!”
儿童团员们都很高兴,摩拳擦掌,有的说:“我们也去打鬼子了!”
天黑黑的,在月光下,儿童团员们跟着王七叔摸到了伪军炮楼下。四周静悄悄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哨兵的身影。儿童团员们屏住呼吸,等待着王七叔的命令。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敌人没发现什么,王七叔就开始布置任务了。儿童团员们爬到炮楼下面的一道土坎上,迅速将传单用土块压上;有几个儿童团员在炮楼对过的墙上贴标语。任务完成得挺顺利,挺迅速,大家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民手里还有几张标语,他想贴在炮楼上,又怕敌人发现。怎么办呢?
只见爱民朝炮楼的北侧爬去,那里比较黑,没有敌人的哨兵。王七叔在炮楼的南侧故意站起来跑了两步,又迅速趴了下来。敌人的哨兵发现有人影晃动,急忙朝南边打了两枪,并且喊道:“有人,有人!”炮楼里的机枪也打了起来,敌人被吸引到了南侧。
爱民趁敌人不注意,飞快地将十几张标语贴在了炮楼墙上,又迅速翻下土坎,消失在黑暗中。
天亮以后,可热闹了,敌人炮楼周围,包括炮楼的墙上到处是抗日的标语:“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替日本人当炮灰”,“快快投降八路军才是出路”。
过了两天,还真有几个伪军投降了八路军。
(1)给加点的字加上拼音。(2分)
召集( )屏住( )
(2)解释下面的词语。(3分)
①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摩拳擦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外貌、心理、动作、神态等。判断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2分)
①爱民手里还有几张标语,他想贴在炮楼上,又怕敌人发现。怎么办呢? ( )
②爱民趁敌人不注意,飞快地将十几张标语贴在了炮楼墙上,又迅速翻下土坎,消失在黑暗中。 ( )
(4)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上文,你认为爱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了解哪些少年抗日英雄的故事?至少说出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