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手电筒里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如图乙),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出的光又远又直,这种设计应用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原理.
小欣猜想:声音也有反射现象,凹形面对声音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呢?于是,小欣利用雨伞和机械手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如图丙所示,水平放置并固定雨伞,他把耳朵贴在伞柄上,逐渐改变耳朵在伞柄上的位置,直到听到周围的声音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记下这个位置A.这说明声音在凹形面上反射时,凹形面对声音有 的作用.
(2)为了进一步探究凹形面对声音的作用,他把一块机械手表挂在伞柄上的A点,当他的耳朵位于三米远的B点时(B与A在同一水平高度),听不到手表声.经过擒到分析,他又找到另一把相同的雨伞,在做了必要的调试后,终于听刭了手表声.那么这两把伞的摆放方式应该如图中的 (填“丁”或“戊”)所示.
小强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在图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强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 l1= F2 l2。小强的失误是。
(3)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cm)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大小为N。
(4)在右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不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挂N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80 |
84 |
88 |
92 |
96 |
96 |
96 |
96 |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家庭电路中,当电路发生故障时,电工师傅常用一只额电压为220V的灯泡L0(检验灯泡),放在保险丝位置上,并且断开保险丝,来检查家庭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当S闭合时,再逐一闭合Sl、S2、S3(每次只闭合其中的一个开关)时,可能出现下列几种现象,请你根据所提供的现象判断电路的状况(选填:“短路”、“断路”或“正常”):
(1) L0不亮,说明该支路____________.(2) L0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_____________.
(3) L0发光呈暗红色,说明该支路____________.(4)家庭电路中所有用电器都工作时,总电阻.(填最大或最小)。
(5)如果想再接一盏,把它接在开关的两端,与开关并联,则无论开关断开还是闭合,该灯不能正常发光,原因。
(6)测电笔的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时,笔尖与接触,手与接触,用电器两端氖管都发光表示是火线。
(7)当把台灯插入插座,家中熔丝立即烧断,则;若台灯开关闭合后家中熔丝立即烧断,则。
(8)利用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和手表测家用电器的功率,其实验原理是P=.
(9)其具体做法是:如图所示的电能表,只让待测用电器单独工作,观察电能表,数出转盘转过25圈所需的时间3min,则该用电器的功率为W.
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同一小球两次分别从同一滑轨的A处和B处自由滚下:
(1)此实验中,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答:;
(2)同一小球分别从同一滑轨的不同高度A处和B处滚下,到达水平面时速度vA大于 vB。可知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它的有关。
(3)此实验能够说明: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对不可见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中常见的一种方法。某班同学用此方法来探究某一物理问题:小明击鼓前,在鼓面上撒上许多小纸片,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观察小纸片的运动情况;小华把手放在喉咙发声处,大声或小声讲话,感受喉部发生的变化;小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并迅速将其放入水中,观察水面激起的水花。
(1)同学们探究的物理问题是。(2)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
(3)小华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用手使劲敲桌子,虽然听到的响声很大,但是几乎看不到桌子的振动。要能看到明显的振动现象,可以采用的具体做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