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海利哥兰岛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三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四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和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1)图一反应了一战前,欧洲哪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抗的根本原因是?
(2)从材料二到材料四,英国对德政策和对法政策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用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卑微地位”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某班同学在学习了《“秦王扫六合”》后,自己设计了这样一张“诏书”。
(1)“诏书”展示了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将“诏书”方框中的序号部分补充完整。(8分)
(1)①② ③ ④
⑤⑥ ⑦ ⑧
(2)秦始皇自以为推行了这些措施后,他的江山就可以千世万世统治了。但是最终秦朝二世而亡。首先敲响秦朝覆亡丧钟的是哪次起义?(2分)
读《战国形势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的赵、魏、韩三国由春秋时的晋国三分而来。当时晋国的哪位国王因称霸中原而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2)由图中的A、C(楚国)两国,你能联想到哪个成语典故?
(3)北京市在战国时期属于图中哪个诸侯国管辖?
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马关条约》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完全沦为殖民地的条约是什么?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历史年表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世界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注:B.C.是公元前的缩写,共4分)。
1777年大陆会议制定的并于1781年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由当时13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1787年5月主张废除《邦联条例》、重新制定新宪法的代表占优势。出席会议的大都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代表。由于利益的不同,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直至1787年9月17日才通过新的宪法。
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经济“繁荣“一时。但在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的危机。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一次巨大的经济危机在这里爆发,迅速蔓延全美国,进入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70年达后期到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有所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债务负担的影响,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进入90年代后,美国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力度,完成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名列发达国家前列,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和百度百科
(1)A.B.
C.(根据材料,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即可,3分)
(2)结合材料和年代标尺内容,找出一对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