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认识历史现象、形成知识结构、发现历史规律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一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国家干预政策一一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③发展乡镇企业④ 外出打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据《华东经济管理》1991年统计:“从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看,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1990年工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48.04%,年均增长6.86%......”。当时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主要是()
A国民经济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舍右邻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
C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D 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开始了纠正“左倾”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 D 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