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
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    )

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 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 甲骨 B. 丝帛 C. 竹木简 D. 石碑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 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 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 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 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①《向日葵》②《有藤椅的静物》③《星月夜》④《弹曼陀玲的少女》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