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明和王丽组成的实验小组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

(1)一开始,他俩就产生了分歧,李明说电压表要接在甲位置使读数保持不变,王丽说应接在乙位置使读数保持不变(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图中甲、乙是他俩讨论的位置)。你判断_______说的正确。
(2)他们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检查电路时,发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但电流表几乎没有示数。调节调动变阻器时,以上现象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把电路连接正确后,将5 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为1.5 V,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断开开关,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将10 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A/B)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俩更换不同定值电阻R进行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铁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目的是研究动能与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
(3)实验中铁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能得出结论吗?(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cm;tBCs;vBC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是在做运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甲乙丙
(1)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是为了
(2)接下来,小明将器材组装成图乙,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一个器材是。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3)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如图丙所示的情况,为得到完整的像,他可将凸透镜向调节;
(4)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该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
(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选填“A” 或“B”)套装置。
(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的相同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C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填“相同”或“不同”),图(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1)如下左图所示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的长度是mm。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下右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该实验是的应用模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