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在一个较大的玻璃缸中,下层装入颜色较深的黏土,第二层装入颜色较浅的沙土,上层装入颜色较深的黏土。每层都稍加按压,玻璃缸中的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选几条生长良好的蚯蚓放入缸内,每天都投入腐烂的树叶作为食物,玻璃缸上盖一玻璃片,但不要盖得过严。将以上装置放入温暖见阳光处5~6天,并观察土壤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不能盖得过严? 。
(2)观察到的现象是(只考虑土壤的变化): 。
(3)此实验说明: 。
(4)实验完毕后应注意什么? 。
下图示探究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部分操作,1和2表示试管,ABCD表示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D中1、2号试管内糨糊的颜色分别是。
(3)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37℃的水换为0℃的水,再重复D过程,则2号试管中糨糊的颜色应该是,原因是。
某生物学习小组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 |
食物 |
加入物质 |
处理 |
温度 |
试剂 |
现象 |
① |
馒头碎屑2g |
清水2ml |
搅拌 |
置于37℃温水中 |
碘液 |
变蓝 |
② |
馒头碎屑2g |
唾液2ml |
搅拌 |
不变蓝 |
||
③ |
馒头碎屑2g |
唾液2ml |
搅拌 |
0℃ |
变蓝 |
(1)馒头在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2)②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3)能说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的两支试管是。
(4)能说明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的两支试管是。
下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作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先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增多。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A.血液 | B.肺 | C.细胞 | D.气管 |
(4)在吸气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气体交换。
玉树和栀子树是常见的观赏植物,见下图。
有人想探究两种植物叶片失水情况的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分别从两种植物各取下20片表面积相近的叶片放在常温下(20℃),每天同一时刻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变化情况,并且计算其叶片失水所占叶片鲜重百分比的平均值。得到数据如下表:
平均鲜重(g) |
累计叶片失水所占叶片鲜重的百分比 |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
第8天 |
||
玉树 |
4.6 |
5% |
12% |
15% |
17% |
22% |
27% |
30% |
33% |
栀子 |
0.4 |
16% |
25% |
34% |
42% |
46% |
46% |
46% |
4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两种植物的图片,请准确说出两种植物所属的类群。
(2)仔细观察表格,比较两种叶片失水百分比的差异,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①结论:
②原因:
(3)假如你是一滴水,用一段文字(或图形)描述当你被植物的根吸收后所发生的事件。
泡菜是我国北方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的新鲜莲花菜;
②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液体未加热和煮沸后亚硝酸盐的含量;
④用水封坛,放在15~20°C环境中;
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5天。
所得数据如下:
时间 |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mg/kg) |
|||||
未加热时 |
加热煮沸后 |
|||||
1号坛 |
2号坛 |
3号坛 |
1号坛 |
2号坛 |
3号坛 |
|
封坛前 |
0.15 |
0.15 |
0.15 |
0.15 |
0.15 |
0.15 |
第4天 |
0.6 |
0.2 |
0.8 |
0.6 |
0.2 |
0.8 |
第8天 |
0.2 |
0.1 |
0.6 |
0.2 |
0.1 |
0.6 |
第12天 |
0.1 |
0.05 |
0.2 |
0.1 |
0.05 |
0.2 |
第16天 |
0.1 |
0.05 |
0.2 |
0.1 |
0.05 |
0.2 |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它与莲花菜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
(3)孙悟同学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了1号坛与2号坛内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见右上图),请你在表中补画出3号坛的变化曲线。
(4)根据曲线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5)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