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曾拟定了一份对华条约备忘录中记载:惩罚主要罪犯,罪犯应由各国驻北京使节指定:在北京建立一支永久性的使馆卫队……。据此判断,该备忘录提出于( )
A.1840—1850年 | B.1860—1870年 |
C.1880—1890年 | D.1900—1910年 |
《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同,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
A.增加了种植面积 |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 D.革新了耕作工具 |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一战” 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你认为汤恩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
A.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 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
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 D.郡县制的持续深化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三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