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先后出现过古老的人类文明。
(1)任意举出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中,有哪三条大河曾经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
(2)按照上题所写出的三条大河的顺序,你能依次说出它们各自拥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的名称吗?
(3)对于“人类早期文明都不约而同的产生于大河流域”的这一规律,你有何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1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材料2 “《狂人日记》里有吃人的,我要求救救孩子。”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着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
(1)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什么时期?
(2)作者当时思想的基点是什么?“救救孩子”指什么?
(3)鲁迅说的“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指什么?
(4)对毛泽东说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如何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蒋介石50岁生日时,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次长请他为蒋画像。他毅然回绝到:“我对给蒋介石画像不感兴趣!……至于我的兴趣,则在抗日救国,假如抗日民众要我为之画像,我将不胜荣幸!”
材料2他的成就,来自艰苦的努力,他一生所画的素描,有四千多张,仅有关马的素描,就有一千多张。下图的画就是他的作品。

请回答:
(1)“他”是谁?用他的一句名言来概括材料1中描述的他的行为。
(2)作者称谓和代表作各为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欲补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请回答:
(1)“时艰”概括了废止科举制时的什么背景?
(2)“欲补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指导思想?请说出清官员中持这种观点的代表。
(3)当时已经开办的落实这种思想的国立最高学府是哪所学校?
(4)推广学校为什么要“立停科举”呢?

下图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1)她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
(2)它的创办有何历史意义?
(3)举出历史上与北京大学有关的历史事件(两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建国初期新中国颁布的一部重要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这一法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这一法令于什么时间由什么政府颁布?
法令颁布后,便在什么地区开展了什么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