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桓公共有四子,嫡长子姬同后继位为鲁庄公;庶子有庆父、叔牙、季友三人。鲁庄公死后,三个庶子联手控制朝政,被称作“鲁三桓”。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
A.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 |
B.宗法制受到严重挑战 |
C.世卿世禄制度始终盛行 |
D.庶子辅助嫡长子管理朝政 |
图8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其中收录了“国难期间大家要厉行节约倡用国货”、“洋货畅销是全国同胞的耻辱”、“用国货就是实际救国”等多条标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推动了这次国货调查
②洋货与国货之间存在市场竞争
③国货物美价廉,深受百姓喜欢
④工商界激发公众用国货的热情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 |
B.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軼事 |
C.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 |
D.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 B.工业革命的需求 |
C.中西交流的加强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 |
C.重![]() |
D.商业活动对人们观念的改变 |
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C.男耕女织![]() |
D.先进的纺织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