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1894年6月出版)中写道,“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和资本所有权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一个必经的过渡点,以便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不过这时它已经不是当作个体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为此,十九世纪末期的欧美工人运动(   )

A.坚持了暴力革命,武装夺权的道路
B.以实现民主权利,增加福利待遇为主要目标
C.顺应时代发展,放弃了与资本家的斗争,转向合作
D.产生了列宁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1949~1956)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上山下乡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下列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一五”时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没有发展
B.“二五”时期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C.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原因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
D.“二五”时期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原因是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①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 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