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春夕旅怀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唐代诗人,浙江人。公元888年举进士,终生飘泊,久在湘、鄂等地做官,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颔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分析其中两种。
全诗除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初 晴 游 沧 浪 亭①
苏舜钦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 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直至天明。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览照[1]
【北宋】苏舜钦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
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2]岂见明!
【注释】
[1]览照:以镜自照。苏舜钦在政治上属于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范仲淹被贬官以后,苏舜钦也被革职为平民
[2]顽铜:不成材之铜,谓铜镜。
本诗是诗人的一幅自画像,诗中刻画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3.概括此部分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作用。

对下面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诗的形式方正,四联皆为工整的对仗,首联句中语词又有对应,结构整饬而有张力。
B.诗的前四句描写登高见闻,境界旷远,苍茫凄切;后四句抒写心中情怀,沉郁顿挫。
C.全诗情感凝聚在一个“悲”字中,悲秋之萧瑟、人生之寂寥,命运多舛而穷困潦倒。
D.作者两鬓苍苍,历经艰辛来到长江边,独自徘徊,登上高台,感叹自己多病而穷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秀峰①
(清)袁枚
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④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④伤:妨碍。
(1)请赏析第二句中“插”字的妙处。
(2)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