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表述题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 标志什么的诞生?
(2)不到一百年内生产力迅速发展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
(3)这一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4)这一事件中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主要发明有哪些?
(5)你怎样理解这一事件的影响?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黄河大合唱》为代国歌。
错误:改正:
红歌——对党和祖国的革命赞歌。一首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首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某校团委决定举办《唱响红歌颂党恩》活动。
主题一红歌诠释征程
(1)与上边歌词相对应的史实有哪些?(写出两例即可)
(2)模仿例子,写出与红歌歌名相关的历史事件(现象)
举例:《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
①《过雪山草地》——
②《卢沟谣》——
③《在希望的田野上》——
主题二红歌演绎史诗
(3)根据下列歌词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空白处。
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血。
——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主题三红歌宣传感悟
你认为唱响红歌有什么现实意义?
如图,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新中国成就展,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图片和设计的版面,请你也一起参加。
(1)请将以上四幅图片的字母代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一个方面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请填入上图中⑤空白方框内,并举一例说明。
(3)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艰难中进步】
材料一 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循是以进,必通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而为独立的中国,以屹然于世界。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武昌起义后到1919年,资产阶级为改造中国所进行的实践活动的特点。其实践活动结果如何?
【迈入新时代】
材料二 如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成就。指出时期Ⅱ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重大意义。
【国际新形象】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第二件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第三件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第四件 |
提出“三年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五件 |
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
第六件 |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第七件 |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第八件 |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第九件 |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
第十件 |
成功兴办北京奥运会 |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进行哪些变化和改革?
(4)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 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分)
材料二如图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4分)
材料四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