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 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分)
材料二 如图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4分)
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世界三大宗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唐高祖开创了大唐帝国得宏伟基业,继承他得事业,使唐朝步入鼎盛则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得女皇武则天以及唐太宗。武则天统治前期,重用宦官,严厉打击反对她得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她编修《贞观姓氏录》,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她还创立了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优秀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宦官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他统治前期,年号“天宝”,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错误并改正
例:错误:_唐高祖_改正_唐太宗_
⑴错误: __改正__⑵错误: __改正__
⑶错误: __改正__⑷错误: __改正__
⑸错误: __改正__⑹错误: __改正__
⑺错误: __改正__⑻错误: __改正__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韩愈形容长安人口众多,写下“长安百万家”的诗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的当政时期?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联系材料一、二,结合现实,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位记者在上海世博园区采访时,发现许多包含中国文化和元素的外国展馆、展品随处可见。让我们来解答记者的提问:
⑴进入日本馆,首先会看到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反映日中两国源远流长交往历史的展示。鉴真东渡时是唐朝哪位皇帝?唐朝对日本产生怎样的影响?
⑵在印度馆中,中国古代高僧玄奘的挂像展示着中印两国悠久的文化交流史。玄奘西游发生在何时?他根据旅途见闻写成了一部书,这部书名叫什么?
⑶印度尼西亚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竖立3米高的郑和雕像和印度尼西亚传统船只。郑和下西洋是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哪里?你认为印度尼西亚馆今天纪念这段历史的原因是什么?

⑷以上三个展馆反映的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为什么?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松赞率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旧唐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元朝)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2)元政府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材料三如图

金奔巴瓶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个朝代与西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依据所学的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到什么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