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C.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 |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
C.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 |
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
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4NaOH(熔融)4Na+O2↑+2H2O;后来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
Fe3O4+2H2↑+4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OH--2e-=H2↑+O2↑ |
B.若用戴维法与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也相同 |
C.吕萨克法制钠的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
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下图),电解槽中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 |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A.金属的腐蚀 | B.原电池的正极反应 |
C.放热反应 | D.电镀池镀件阴极的反应 |
下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s)+Co2+(aq)=Co(s)+Cd2+(aq) |
B.2Ag(s)+Cd2+(aq)=Cd(s)+2Ag+(aq)反应能够发生 |
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 |
D.乙图当有1 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 g Ag析出 |
某锂电池的电池总反应为4Li+2SOCl2=4LiCl+S+S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锂电极作电池负极,放电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 |
B.1 mol SOCl2发生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 mol |
C.电池的正极反应为2SOCl2+2e-=4Cl-+S+SO2 |
D.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