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此科学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过多的二氧化碳。具体做法有:将二氧化碳捕获并使之隔离于地下或海底;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资源,研究人员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将水溶液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4O)和氧气,这项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同时获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还有一些气体也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下面是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照表。
温室气体 |
空气中浓度mg/m3 |
年增长率 (%) |
温室强度 (CO2 为1) |
对全球气候变暖 的贡献率(%) |
|
1750年 |
1990年 |
||||
CO2 |
280 |
353 |
0.5 |
1 |
55 |
氯氟烃 |
0 |
0.00085 |
2.2 |
3400—15000 |
24 |
CH4 |
0.8 |
1.72 |
0.9 |
21 |
15 |
N2O |
0.00029 |
0.00031 |
0.25 |
270 |
6 |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如新西兰从2004年开始征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税”。某研究发现,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为它的胃里有一种特别的细菌。若把这种细菌移植到能释放大量甲烷的动物体内,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总之,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CH4O)属于 (填字母序号,下同)。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2)新西兰地区收取“放屁税”,针对的温室气体是 。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C.二氧化碳的温室强度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措施: 。
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2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有机物中必含元素;C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的原子序数为11;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元素符号 ;EC2的水溶液呈 性(填“中”、“酸”或“碱”)。
(2)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个D+和一个C2﹣的质子数之差等于 。
(3)A和C形成微粒比1:1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中A的化合价是 。
(4)B和E可形成BE2,BE2与足量的C2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EC2和BC2两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
(2)氨分子 ;
(3)氧化亚铁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5)碳酸氢铵 。
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环境等联系紧密。请在“白醋、维生素、尿素[CO(NH2)2]、油脂、酱油、CO2、SO2、稀有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1)可除去不锈钢热水壶中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的物质 。
(2)常用的氮肥 。
(3)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营养素 。
(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填化学式)大量排放。
(5)美丽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
学习化学需要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的溶液,F是铁锈的主要成分。(“→”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已省略。)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过程中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
(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