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氯酸钠(NaClO2)一种高效氯化剂、漂白剂,在NaOH溶液中ClO2与H2O2反应可以得到亚氯酸钠。
(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在制备亚氯酸钠的反应中ClO2做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若反应中生成1molNaCl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经研究发现NaClO2也可用于制取自来水消毒剂ClO2。2NaClO2+Cl2═2ClO2+2NaCl,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D、F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
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F五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以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D、F的气态氢化物,沸点较高的是(填分子式)。
(3)A单质与C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化合为Z,常温下,向pH=a的Z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b的X的水溶液,且a+b=14,
充分作用后,溶液pH7(填“>”“<”或“=”),原因是
。
(12分)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
(1)第①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ClO3-+
=
MnO2+
Cl2↑+
。
(3)第③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有含有(写化学式)。
(4)若粗MnO2样品的质量为12.69g,第①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8.7g MnO2,并收集到0.224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mol NaClO3
有人在研究硫酸亚铁(FeSO4)受热分解时,作出了两种假设:
(1)假设它按KClO3受热分解的方式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假设它按CaCO3受热分解的方式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
H+NH4+Al3+K+ |
|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
Cl-Br-I‑ClO‑AlO2- |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
)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确定含有的离子有;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
要确定其存在可补充做的实验是;
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
(2)经检测,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 、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
2.8L |
5.6 L |
11.2 L |
(Cl-) |
1.25mol |
1.5 mol |
2 mol |
(Br-) |
1.5 mol |
1.4 mol |
0.9 mol |
(I-) |
mol |
0 |
0 |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 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B、C、D、E是中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I、II均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某些物质可能已略去。已知D是双原子分子形成的单质,C、E是化合物。
(1)若A是气态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D在常温下为固态。E是一种可溶性强碱,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
①A、C的化学键类型分别为,;
②写出C的一种用途;
③写出A+B→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A是金属单质,D是无色气体,E是A的盐溶液。则
①D的化学式是
②A和E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