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绿孔雀寨
古时候,橄榄坝人的祖先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多想找一块富饶美丽的土地,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啊!
一天,突然从天上传来一阵叫声:“到橄榄坝去吧,那里会让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绿孔雀.绿孔雀说完,就展翅向远处飞去.人们欢欢喜喜地跟着绿孔雀向前跑.
跑啊,跑啊,历尽了艰难困苦,终于到了一个大坝子.但是,那里到处都是沼泽,成群的蚊子黑压压地飞来飞去,毒蛇缠在树上吐着芯子.有的人看了,说:“绿孔雀不是骗大家吗?”
但是一些坚强的人留下来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橄榄坝.
一年年过去了,橄榄坝变了样.一片片整齐的竹楼;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柚子、芭蕉……一树树、一枝枝挂满了累累果实;远处是葱郁的树林、成群的牲畜、金黄的稻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绿孔雀没有骗人.
后来这个寨子就起名叫绿孔雀寨.按要求从第六自然段中摘抄词语.
(1)描写色彩的词: .
(2)描写果树和果实多的词: .
(3)描写牲畜兴旺的词: .读短文,说说橄榄坝原先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用最简洁的话概括短文的意思.
————————————————————————————————————..联系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认为的“幸福的日子”是怎样的?
————————————————————————————————————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借光读书
我国古代有个人名叫匡(kuāng)衡(héng),自幼勤(qín)奋(fèn)好学,刻苦攻读诗文。但由于家境贫(pín)困,无钱买蜡烛,夜间读书没有灯,很是着急。他的邻居是个有钱的人家,一到天黑,室内蜡烛高照,灯火通明,却无人在灯下读书。匡衡为了不因家贫而影响学业,就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záo)了一个洞,借助从洞中透(tòu)过来的光亮坚(jiān)持(ch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了当时有名的科学家。
(1)填空。
“好”读“hǎo”时意思与()相反;读”hào”时的意思是()。“自幼勤奋好学”中的“好”应该读()。
(2)“灯火通明”的意思是()
A.灯火很明亮,把黑夜照得像白天一样。
B.灯火着的时间长,从晚上一直点到天明。
(3)匡衡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牛的大小
两只蚂蚁争论牛的大小。
一只蚂蚁爬到牛的蹄子上,说:“牛比碗大不了多少。”
另一只蚂蚁爬到牛角上,说:“不对,牛弯弯的,长短跟黄瓜差不多。”
牛听了,笑了笑,说:“请你们多走走,再下结论吧。”
两只蚂蚁在牛身上爬来爬去,爬了好一会儿,还没有爬遍牛的全身。它们说:“牛真高大呀!”
(1)照样子,填一填。
例:牛, 蚂蚁
。
大象,兔子
。
足球,地球
。
蜻蜓,飞机
。
(2)短文共有个自然段,请标示出来。
(3)你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选出来。
①第一只蚂蚁爬到牛蹄上,认为()
A.牛很高大。 B.牛比碗大不了多少。
C.牛的长短和黄瓜差不多。 D.牛不是很大。
②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A.牛确实很高大。B.要爬来爬去才能明白道理。
C.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部分,要看全面。
默写古诗《元日》,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这首诗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 。
(3)在我国,这个传统节日有许多风俗习惯,请你写出三种你所知道的风俗。
(4)把下列节日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端午节重阳节春节除夕清明节中秋节
(5)你能写出一幅对联吗?
上联:
下联:
横批: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乌鸦反哺
乌鸦不仅聪明,而且很孝顺父母。
乌鸦小时候,都是由它爸爸妈妈飞出去找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们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的爸爸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
这时,长大的小乌鸦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它们的样儿,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
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啊!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请标出序号。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啊!
(3)乌鸦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它们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乌鸦的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长大了的小乌鸦是怎样对爸爸妈妈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5)长大了的乌鸦为什么会对爸爸妈妈这么好?因为() A它找到了很多食物,吃不了。
B它没有忘记父母的哺育之恩,很孝顺。
tiǎo zhàn tái
挑 战 台:
蛤(há)蟆(mo)背上的疙(gē)瘩(dā)
本来,蛤蟆背上中没有疙瘩的。
有一次,蛤蟆看见一只小鸟在天上飞,就说:“小鸟,你知道吗?我也是会飞的。”小鸟不相信,蛤蟆说:“你不信,上次我一下子飞到了天上,捉住了一只天鹅,还吃了天鹅的肉呢!味道好……”蛤蟆还没说完,背上就长出了两个疙瘩。
蛤蟆不吸取教训,继续说谎,结果背上的疙瘩越来越多,成了癞(lài)蛤蟆。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蛤蟆的背上原来有没有疙瘩?为什么后来会长疙瘩?
(3)蛤蟆会飞吗?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