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达•芬奇(1452-1519)和哥伦布(1451-1506)是同时代的人,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 “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成鲜明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 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 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区史或国别史的拼凑;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无能,而是由于那时的世界尚未连成一片。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并请列举其一幅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材料二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谈谈哥伦布远航对美洲的影响。
某中学初三学生开展了以“古今中外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步骤一:探究古代国外政治建设
(1)图一、二为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在经济危机时采取的主要措施的名称。
步骤二:追寻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设
(2)下面为王楠梳理的近代英、法、美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部分成果表,请帮他完成。
名称 |
领导人物 |
宪法或法律性文件 |
政体形式 |
影响 |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
克伦威尔 |
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
美国独立战争 |
1787年宪法 |
|||
法国大革命 |
《人权宣言》 |
共和制 |
||
法兰西第一帝国 |
拿破仑 |
共和制 |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某中学九年级(9)班同学正开展“战争与和平”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上图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根据上图指出“二战”的性质和胜利的主要原因。
【论从史出】
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3)从上表中你能得出关于“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历史启迪】下图是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注:雅尔塔会议协调了消灭法西斯的行动,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4)你从上图所示会议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俄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
(3)对比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分析下列示意图:
请回答:
(1)指出图一中的一整套政治制度指什么?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此前周朝用的是哪种政治制度?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并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确立的前提是什么?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7—18世纪,以英法美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
材料一: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 世纪和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新兴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是哪三个事件
(2)三国 “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分别指什么?
(4)英国革命后确立了何种政治体制?(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