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请问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当时中国是什么朝代?
(2)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转到欧洲的?请写出它的路线及为其开辟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人物?
(3)今天,我国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你能否利用这条交通路线给政府提些可行的建议呢?
读图学史
(1)上图人物是谁?他被誉为什么?
(2)我国(与右图相关的)叫什么政策?是何时通过什么会议制定的?
(3)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怎样的?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⑴新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⑵台湾与大陆的第三次分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⑶当前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⑷新时期我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祖国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⑸例举上述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范例。
⑹写出一个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民间团体。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注重民生、关注“三农”是每个执政党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
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怎样处理土地问题的?
材料二:
⑵请写出以上图片所对应的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三次重大调整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1979年(中国的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摘编自《复兴之路》
⑶“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重大决策?
⑷这次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⑸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重要认识?
2012年11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美好未来,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⑴请写出以上两幅图片所对应的重大事件及其历史地位或影响。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⑵试举两例,说明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付出了沉重代价。
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指什么?
材料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⑷为实现这个梦想,你认为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和秦朝什么行政制度?
⑵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其实施目的在哪里?有何积极意义?
⑶元朝时台湾有何别?
⑷元朝负责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重大机构是什么?